创意产业中的经济活动会全面影响当代文化商品的供求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创意产业适应新的发展格局,把握新的核心要素,建构新的产业结构,它已不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都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典范国家,形成了发展特色,并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几乎与发达国家提出“创意产业”概念同步,上海创意产业从上个世纪末至今经过了10余年发展,在国内产生了示范性作用,在国际上也引起巨大关注。2010年加入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就是一个标志,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2011年成立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全面推进发展,上海作为创意城市已成为可能。
集聚区是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成长大约有以下路径:一是自发形成,典型的有环同济设计创意集聚区、M50创意园等;二是民间创造,如登琨艳1998年第一个在苏州河南岸边开辟工作室、刘继东在苏州河北岸老行仓库的成功实践;三是政府推动,基于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政府主导积极需要创建包括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向创意园区的转型,这种推动恰好受到自发和民间两种实践模式的启发,同时,对自发和民间予以主动干预,推进成长。
自发形成和政府创造有重大的区别。前者是自然的、生态的,后者是人为制造的。比如创意仓库,地处苏州河北岸,依靠其独特性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入驻;比如环同济设计创意积聚区,完全因同济建筑设计等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经过多年自然形成以建筑设计为特色的知识经济圈,这样的区域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园区”来概括了,它与大学、社区等城市空间、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用理查德·佛罗里达的话说,这已经是“创意社区”了。理查德·佛罗里达对创意人才积聚的条件做了一个概括,就是所谓的“3T”:科技(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包容(Tolerance)。包容应当包括宽松的生活和政策等环境。 “社区”和“园区”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的人才环境和包容性大。环同济设计创意积聚区,就是“3T”的最好注脚。
创意园区作为一种产业集聚模式,只是创意产业发展起步阶段的一个“载体”和“抓手”。随着消费结构的转型与发展方式的转变,创意产业的发展将更多地与城市转型相结合,渗透到社区、街区建设以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未来的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应该走开放式路径,形成与社区、街区融合发展的综合模式。
从创意园区到创意社区,创意阶层形成的条件其实更加注重日常生活特征,真正的创意产业只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历史发展之中。查尔斯·兰德在《作为创意城市的伦敦》中,认为伦敦创意产业从市中心向外转移,提出“伦敦市中心从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文化消费中心而非文化生产的中心”,就是这个道理。创意产业只有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联系在一起,创意的未来才是美好的。
我们大致将创意产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通过文化创意普遍提升第一到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发展目标主要是提升经济价值;
第二,通过文化创意提升文化服务业的附加值,目标主要是通过文化创意开辟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第三,通过文化创意融入生活中的消费,目标是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形成大量的创意阶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上海创意产业,基于上海产业发展阶段的定位,目前主要针对服务业和制造业,加强研发、设计、信息化、品牌营销等,也就是扩大所谓产品微笑曲线的两端,以对应城市转型,由“制造”走向“创造”,这是城市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但是,由“制造”到“创造”的转化,可能不是创意产业的初衷;上海创意产业发展应该有自己更加远大的主体意识和发展目标,应该向创意产业的本体回归,就是向第二、第三阶段迈进。
在前不久举办的世界城市(上海)国际论坛上,来自伦敦国王学院文化、媒体与创意产业中心的Andy.C.Pratt教授在谈到文化与城市的关系时认为,文化的塑造城市作用已经超越了经济和其他的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大都市建设与上海创意城市建设的紧密关联。上海有着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繁荣发达的中西文化交流空间、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优越的贸易环境、雄厚的金融资本的集聚,以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创意都市将成为上海发展的必然选择。 |